各学院: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天津市教委关于开展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工作有关通知文件精神,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和创业实践能力。学校从2022年开始,将现有“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RT)”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两类项目申报合并,促进资源整合、扩大覆盖面、集中优势取得高水平成果,使大部分本科生获得科学研究及创新创业训练的机会,深化学-练-赛一体化改革。为做好2022年申报组织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型
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类型上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由申报团队自主选择。在类别上包括一类项目、二类项目、三类项目三类,由学院评选产生。其中,学院可在一类项目中,依据《重点支持领域项目申报指南》(见附件1)择优推荐项目参加天津市市级重点支持项目遴选,并在《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汇总表》(见附件2)“备注”栏中注明,每个学院限推1项。
(一)创新训练项目
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条件的准备、实验的实施、数据处理与分析、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创新训练项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训练。项目研究可涉及各类学科专业,鼓励不同专业学生组成团队开展研究。
(二)创业训练项目
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进行一定程度的验证试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创业训练项目倡导学生结合专业学习来开展创业训练,鼓励团队成员根据各自不同的专业背景进行具体分工、分别进行调研分析,完成创业计划的市场调查、财务分析、营销策略、风险评估等不同环节。
(三)创业实践训练项目
创业实践项目是本科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业训练项目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二、项目团队人员要求
项目申报的主体为以本科生为主组成的小型团队(建议3-6名本科生,1-2名指导老师)。鼓励本科学生跨院系、跨学科、跨年级组建团队。
(一)项目负责人及团队成员
1.项目负责人为2019级至2021级本科生。每名学生以项目负责人身份申报的项目数不超过1项、以团队成员身份申报的项目数不超过1项。
2.如在上一年度已经获得立项且尚未结项的负责人,本次申报只能以团队成员的身份再申报1个项目,不能再以负责人身份申报。
3.项目团队组成人员(学生)应学有余力,具有较强创新创业意识,且具有全程参加项目研究、实践所需的时间和精力。每名学生最多参加2个项目。
(二)指导教师
1.指导教师应治学严谨,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有主持科研项目的经历,且对学生的培养工作一贯热心和认真。
2.每名教师指导项目不得超过2项。每个项目限1-2名指导教师(可以有1名企业导师)。创新训练项目指导教师须为各学院的专业教师。
三、项目申报程序
(一)组建团队
项目负责人和教师双向选择,确定参加项目的团队成员,组建项目团队。
(二)确定选题
选题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1)学生自主确定的课题;(2)指导教师在研的科研项目经细化或转化,成为学生能够完成的研究课题;(3)来源于生产实践、社会民生的合适课题;(4)重点支持领域项目申报指南中的课题。
(三)提交申报书
项目团队确定项目选题及项目类型后,填写《天津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请书》(见附件3),于4月28日前提交至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
四、项目评审及立项
(一)项目评审
1.各学院汇总本学院学生申报项目并依据学校下达的申报限额(见附件4)开展评选推荐工作。
2.各学院依据项目工作基础、研究、实践的内容及成果为依据,从申报的项目中择优遴选出校级一类项目、二类项目、三类项目,并做好推荐项目的院内推荐排序工作,于5月9日前将评选结果报教务处。
(二)项目立项
教务处组织专家组,在学院评结果的基础上对一类项目进行评审,择优遴选出天津市级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推荐项目;对二类、三类项目进行审核确认。
四、项目结项成果要求
(一)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1.1份不少于8000字的结项报告。
2.在下列(1)—(4)中至少选择一项
(1)国内外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注明:天津财经大学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
其中,国家级项目论文需在核心期刊上且项目负责人须为第一作者。天津市级项目及校级项目论文发表无此限定。
(2)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3)获得与项目相关的竞赛奖项;
其中:国家级项目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三等奖以上(含)奖项1项,或获得省级学科竞赛一等奖以上(含)奖项1项,或获得省级学科竞赛二等奖以上(含)2项。天津市级项目须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三等奖以上(含)奖项1项,或获得省级学科竞赛三等奖以上(含)奖项2项。校级一类项目须获得校级以上奖项(含)3项,二类项目须获得校级以上奖项(含)2项。
(4)其他能够证明项目成果及推广价值的材料(仅限校级二类、三类项目。包括:调研报告,商业计划书,经学院认定未公开发表的论文/实物模型、大赛获奖、展示海报、艺术作品、小程序等)。
(二)创业训练(创业实践训练)计划项目
1.1份不少于8000字的结项报告。
2.在下列(1)—(7)中至少选择一项
(1)国内外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注明:天津财经大学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
(2)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3)获得与项目相关竞赛奖项;
其中:国家级项目获得国家级创业类竞赛三等奖以上(含)奖项1项,或获得省级学科竞赛一等奖以上(含)奖项1项,或获得省级学科竞赛二等奖以上(含)2项。天津市级项目须获得国家级创业类竞赛(或学科竞赛)三等奖以上(含)奖项1项,或获得省级学科竞赛三等奖以上(含)奖项2项。校级一类项目须获得校级以上奖项(含)3项,二类项目须获得校级以上奖项(含)2项。
(4)成立由项目负责人为法人的注册实体( 提供证明)。其中,创业实践训练项目还需提供公司运行报告。
(5)获得投资人或投资机构投资(提供投资合同)。其中:国家级创业实践训练项目获得投资额10万元以上;天津市级创业实践训练项目获得投资额5万元以上;校级一类创业实践训练项目获得投资额3万元以上。
(6)制作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影片(不少于10分钟,仅限校级公益类性质的项目)。
(7)其他能够证明项目成果及推广价值的材料(仅限校级二类、三类项目。包括:调研报告,商业计划书,经学院认定未公开发表的论文/实物模型、大赛获奖、展示海报、艺术作品、小程序等)。
考虑到成果发表与取得的周期性,一类项目和二类项目结项成果第二项(1)至(4)成果实物可以在结项报告提交后的半年内提交,结项时提供收录证明或专利受理申请号。
(四)项目研究成果需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严禁弄虚作假或抄袭指导教师科研成果。一经发现,取消该项目立项,项目负责人和团队成员5年内不允许再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六、项目管理
项目建设期一般为一年,创业实践项目原则上不超过2年。建设期满,学校将组织专家对项目组提交的成果材料进行综合评议。
综合评议结果“合格”,该项目结项;综合评议结果为“优秀”,该项目团队将获得学校颁发的荣誉证书;综合评议结果为“不合格”,该项目须利用半年时间继续建设和完善,经综合评议仍不合格的,将被取消建设立项,投入的经费将被收回。
七、其他
各学院将《申报书》PDF版及《汇总表》电子版于5月9日前发送至邮箱jiaowuchu105@163.com。纸质版(盖章)报送时间另行通知。
附件1.重点支持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2.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汇总表
附件3.天津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书
附件4.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限额
教务处
2022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