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
为切实贯彻新财经建设工程赋能提质行动,积极服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切实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管理,进一步规范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流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准备
202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全流程通过CNKI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操作完成,工作流程各环节对应的纸介质资料全部可从系统中导出。
请各教学单位于2025年9月30日(周二)前将本部门需要在CNKI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中完成全流程工作的2025届本科毕业生信息,尤其需填全所属班级信息、指导教师信息按系统提供的模板导入CNKI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同时,将2024届、2025届未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的学生信息同时迁移学年信息,列入2026届统一管理,并安排专人通知到学生本人按规定时间完成毕业论文工作。
二、毕业论文(设计)关键节点
202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关键工作时间节点如下:

三、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质量管理
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过程监督、检查与管理,确保对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开题、中期检查、定稿查重检测、答辩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严格监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形式、内容、难度及实际完成质量情况,确保高质量完成工作。
2.强调诚信、加强开题管理
各学院做好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辅导培训工作,开题启动前至少组织1次指导教师的集中培训,有助于指导教师熟悉工作流程和提升水平;为毕业班学生集中开展不少于2个学时的学术诚信教育以及不少于8个学时的学术规范教育,并向毕业班学生具体说明毕业论文(设计)完成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写作要求和评分规定等(以课程或专题讲座等形式完成)。
各学院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开题质量监控,紧密结合本学科专业前沿领域、应用热点,选题来自教师专业实践和科研课题,各专业以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工作为基础的毕业论文(设计)比例≥50%。
3.夯实机制、加强过程管理
各学院做好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和记录的规范管理,明确指导记录的内容,并做好指导记录的存档备案。指导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开展研究和进行论文(设计)的指导。
依据教育部和天津市教委要求,学校继续实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相似性检测和抽检工作,凡检测结果不符合学校规定或抽检不通过的论文将不能如期参加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具体要求详见《天津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相似性检测实施办法》)
各学院及时做好202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的相关过程资料归类整理、存档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做法、优化工作机制、提升工作质量。
本通知如有未尽事宜,另行发文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