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部门概况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学科竞赛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学籍工作  本科招生  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RT) 
站内搜索:
 
  通知公告(教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通告 > 通知公告(教师) > 正文
 
关于启动校级产业学院建设立项工作的通知
2025年11月21日 14:21      浏览:

教学单位

为深化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落实天津财经大学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凝聚绘制新财经建设工程赋能提质行动的教育教学力量,全面提升产教融合深度、校企合作水平,促进新财经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提高学校服务社会能力,启动校级产业学院建设立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围绕我校优势学科专业,与行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学院。通过产业学院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建设任务

1.聚焦新财经人才培养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探索构建符合人才培养定位的课程新体系和专业建设新标准。推进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改革和合作式、任务式、项目式、企业实操教学等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形成1套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2.聚焦全过程产教协同创新,开发校企合作课程

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教材编制和课程建设,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快课程教学内容迭代,关注行业创新链条的动态发展,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科学对接,以行业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为依托,紧密结合产业实际创新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开发具有行业特色的产教融合型课程5-10门教学案例库1个(包含产教真融的教学案例100-200个),把行业企业的真实项目、产品设计等作为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选题来源。

3.聚焦全方位实践资源共享,打造实习实训基地

依据专业特点,使用真实生产线等环境开展浸润式实景、实操、实地教学,着力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对产业的认知程度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产业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或基地,共同推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4.聚焦高标准教学水平提升,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依托现代产业学院,探索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加强教师培训,共建教师企业实践岗位,开展师资交流、研讨、培训等业务,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成“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开展校企导师联合授课、联合指导,打造交叉融合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5.聚焦高效率多元主体协同,提升创新与社会服务水平

通过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着力打造集产、学、研、转、创、 “六位一体”,互利、互动、多赢的实体性教育平台。协调推进多主体之间开放合作,整合多主体创新要素和资源,凝练产教深度融合、多方协同育人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围绕产业需求和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提升建设教学项目库1个(包含企业真实教学项目100-200个),推动项目式教学落地;并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创新成果转化,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三、申报条件

1.申报产业学院应具备明确的产业方向和建设目标,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

2.申报单位应具备较强的学科专业优势和师资力量,拥有与企业合作的基础和条件。

3.合作企业应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愿意投入资源支持产业学院建设,并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四、工作要求

1.教学单位根据产业学院总体定位、建设思路,紧密结合实际,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开展建设,建团队,明确体制机制。

2.具备条件的教学单位与合作企业密切沟通,共同制定建设方案,向学校提出立项申请。

3.学校组织专家进行论证,重点考察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基础、政策支持和保障条件。

4.两年建设期内(从立项时间开始计算),学校将对产业学院建设予以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并定期进行阶段性的检查和验收。

5.有申报意向的教学单位请填写《天津财经大学校级产业学院申报书》(附件1)、天津财经大学校级产业学院申报汇总表(附件2)。以上材料的Word版及盖章PDF版请于12月10日(周三)前发送至教务处移动办公邮箱,逾期视为放弃,不予受理。



附件:

1.天津财经大学校级产业学院申报书

2.天津财经大学校级产业学院申报汇总表



教务处

2025年11月20日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天津财经大学  教务处网站  版本所有